
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正月,一支规模庞大的队伍从长安出发,向西行进。
那支队伍行进缓慢,沿途停留时,随行的工匠们会在崖壁上刻下佛像、经文,还修建有佛塔。
同时,那支队伍由朝廷高官李道宗亲自护送,带着数量庞大的物品。
据《吐蕃王朝世袭明鉴》记载,那支队伍所带物品包括:“释迦佛像,珍宝,金玉书橱,360卷经典,各种金玉饰物”。
还有“多种烹饪食物,各种花纹图案的锦缎垫被,卜筮经典300种,识别善恶的明鉴,营造与工技著作60种,100种治病药方,医学论著4种,诊断法5种,医疗器械6种”。
以及“各种谷物和芜菁种子等”,物品涵盖了宗教、文化、医学、农业、工艺等各个领域,是一次庞大的、系统性的文明输出。
这支队伍的核心主人公,是一位年仅17岁的大唐公主,也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文成公主”。
关于文成公主的身世,并非许多人想象的那样是唐太宗的亲生女儿。
据史学家考证,她实际上是唐朝宗室成员李道宗的女儿,生于公元625年(唐高祖武德八年)。
李道宗是唐高祖李渊的堂侄,因战功显赫被封为“任城王”,在朝中地位崇高。
文成公主出生时,正值唐朝初建,李道宗正驻守北方边境。作为一位实权王爷的千金,文成公主从小锦衣玉食,无忧无虑。
她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学习文化典籍,知书达理,尤其对佛教有深厚兴趣。
也正是那种优渥的生活环境和全面的教育培养,为她日后在吐蕃的政治文化使命打下了坚实基础。
公元635年,文成公主10岁时,李道宗跟随名将李靖远征西北的吐谷浑,一举击溃了那个西北大患。
正是吐谷浑的覆灭,使得相邻的吐蕃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当时年轻的松赞干布顺势统一了西藏高原,建立了“吐蕃王朝”。
建立王朝后,年轻的松赞干布胸怀大志,想要振兴王朝,于是将目光投向了周边文明。
为学习先进文化,松赞干布同时向唐朝和尼泊尔派出使团求亲。
尼泊尔方面应允了婚事,将尺尊公主嫁给松赞干布;而唐朝最初以吐蕃“不够资格”为由拒绝了和亲请求。
遭到拒绝的松赞干布并未放弃,他利用吐谷浑从中作梗的借口,出兵吞并了原属吐谷浑的大片领土,直接与唐朝接壤。
公元638年,吐蕃试探性进攻唐朝松州,却被唐军先锋部队重创。
那一战让松赞干布深刻认识到唐朝的强大,立即派大相禄东赞携重礼赴长安赔罪并再次请婚。
那一次,唐太宗出于边境稳定的考虑,同意了和亲,但护女心切的他舍不得亲生女儿远嫁苦寒之地,决定从宗室中挑选适龄女子封为公主出嫁。
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16岁的文成公主被选中,受封“文成公主”封号。
选择她的原因,除了年龄合适外,更因她父亲李道宗在朝中地位显赫,其女身份足够尊贵。
就那样,一位从未想过远离长安的贵族少女,被推上了历史的前台,踏上了一段改变自己命运,也改变汉藏关系的壮阔旅程。
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正月,由李道宗护卫的文成公主和亲队伍从长安出发,浩浩荡荡地向西行进。
为了向周边地区传播大唐文化,和亲队伍走得很慢,沿途停留时,随行的工匠们在崖壁上刻下佛像、经文,还修建有佛塔。
上一篇 中甲赛程未过半,换帅已达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