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

非洲大陆自贸区建设前景广阔

非洲大陆自贸区建设前景广阔(环球热点)

本报记者 李嘉宝

在日前闭幕的非洲联盟(非盟)第36届首脑会议上,“自由贸易区”成为与会各方热议的内容。本届会议以“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协定年:加快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的实施”为主题,彰显了非洲大陆推动经济一体化的决心。

成绩可圈可点

根据非盟《2063年议程》(2014—2023)第一个十年规划的执行情况,非洲在加速非洲大陆自贸区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了进步。目前,54个非盟成员国签署了非洲大陆自贸区协定。截至2022年11月,44个成员国已交存批准书。该协议成为自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以来,参与国家最多的自贸协定。

非洲大陆自贸区于2019年7月正式成立,2021年1月启动运营。在新冠疫情延宕及世界经济脆弱复苏的背景下,非洲大陆自贸区建设成绩依旧可圈可点:

自贸区协定前两阶段谈判已基本完成。其中,第二阶段谈判涉及知识产权、投资和竞争政策。第三阶段的谈判正加紧进行,包括《数字贸易议定书》《妇女和青年贸易议定书》的审议等。

交易成本有望降低。2022年1月,非洲大陆自贸区秘书处联合非洲进出口银行等机构在加纳首都阿克拉发布泛非支付结算系统。该系统支持非洲国家使用本国货币在非洲大陆进行及时、安全和快速支付,减少对第三方货币的依赖,预计每年将为非洲大陆节约50亿美元支付成本。

贸易联通取得积极进展。2022年7月,在非洲大陆自贸区协定框架下,卢旺达、喀麦隆、埃及、加纳、肯尼亚、毛里求斯和坦桑尼亚7个国家被选中开展贸易试点。非洲大陆自贸区秘书处表示,此举旨在测试非洲内部贸易的环境、法律及贸易政策基础。此外,一些非洲国家也积极响应号召,落实相关政策。例如,尼日利亚启动自由贸易区安耶巴经济城,在城内加工或组装的产品能够免税销往整个非洲市场。

世界银行与非洲自贸区秘书处此前发布报告称,在自贸区协定充分实施、投资和竞争得以规范的情况下,到2035年非洲有望增加5710亿美元收入,新增1800万个就业岗位,推动2.5%的劳动力进入新兴行业,从而使500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

中国非洲研究院经济研究室主任杨宝荣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非洲大陆推进自贸区建设,标志着绝大多数非洲国家回归以联合自强实现自主发展这一关键议题,同时也加强了非洲大陆对建立统一大市场弥补发展短板的认知和实践。从全球范围来看,作为一个人口众多、规模巨大的市场,非洲大陆致力于推动自贸区建设,对经济全球化及全球经贸合作而言都是一个积极信号,是对部分国家鼓吹“脱钩”“断链”等言论的回击。同时,非洲大陆自贸区建设也借鉴了二战后区域合作的一些有益经验,有利于推动区域及全球发展。

挑战不容忽视

作为世界上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非洲大陆自贸区建设仍面临诸多挑战。在非盟第36届首脑会议上,非盟委员会主席法基强调,国际形势充满不确定性、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全球经济治理体系面临挑战等因素对非洲影响深远。他呼吁非洲领导人专注于非洲要实现的主要目标,包括加快非洲大陆自贸区建设、推进非洲一体化和非盟《2063年议程》等。

杨宝荣指出,目前来看,非洲大陆自贸区建设需从内外两方面持续发力——

从内部来看,一是解决国家间产业结构的同质化问题。大多数非洲国家工业欠发达,高度依赖原材料出口及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附加值低。而自贸区建设依靠区域内国家在生产、贸易、物流及人流等方面的高度协同性,非盟需要在这方面加强制度安排,增加成员国间产业的协同互补。二是继续提升基础设施水平、改善营商环境。非洲大陆自贸区建设是在21世纪产业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下进行的,有必要跟上时代潮流,不断提高基础设施与营商环境水平,进而提升域内外开展经贸合作的便利化程度。

从外部来看,一是避免“去全球化”“逆全球化”思潮的干扰。从过去作为廉价劳动力及矿产资源提供者,到如今在全球消费市场及经济复苏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非洲始终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上的重要一环。非洲国家需要进一步凝聚以合作促发展的共识,加快推进一体化进程,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二是在全球市场中提升自身竞争力。从国际合作角度来看,非洲国家对外资吸引力相对不足。在新技术、新产业加快发展的大趋势下,非洲自贸区需要提升自身在技术、资本和市场等方面的承接能力,才能吸引更多资金和技术流入。

针对非洲大陆自贸区面临的短板,非盟及非洲国家也在发力。例如:2022年,非洲自贸区调整基金成立,用以支持缔约国适应新的自由化和一体化贸易环境,减轻因降低关税和提升市场自由度可能造成的收入损失和竞争压力。近年来,非盟及非洲多国高度重视基础设施建设。2021年,非洲各国在非盟峰会上通过了非洲基础设施发展计划2021—2030年第二期优先行动计划的71个优先项目,覆盖交通、通讯、能源、水利、农业等领域,涉及非盟40余个国家。

中非合作可期

近年来,在中非合作论坛、共建“一带一路”等机制引领下,中非在基建、卫生、教育、农业、环保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极大提升了非洲国家的基础设施及贸易便利化水平,为非洲大陆自贸区建设提供了助力。正如尼日利亚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查尔斯·奥努纳伊朱所说,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是非洲一体化进程中的里程碑事件。中国近年来推动中非产能合作和“一带一路”建设,完全契合非洲发展愿景,非洲期待中国继续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地区互联互通水平。

数据显示,中国自2009年起连续13年稳居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自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以来,中国帮助非洲国家新增和升级铁路超过1万公里、公路近10万公里、桥梁近千座、港口近百个、输变电线路6.6万公里。目前,52个非洲国家和非盟委员会同中方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非盟会议中心、非洲疾控中心总部、蒙内铁路、亚吉铁路等标志性工程不断涌现。

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能源、基础设施和服务处主任利辛吉表示,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成果已为非洲自贸区建设和经济一体化进程带来诸多利好。赞比亚大学工程学专家丹尼斯·姆瓦巴说,中国的帮助使非洲互联互通、跨国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极大促进非洲贸易投资便利化和经济一体化,为非洲国家带来工业化发展机遇。

杨宝荣指出,随着中非进入新发展阶段,中国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将为非洲发展带来更多中国机遇;非洲大陆自贸区加快建设,将推进非洲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融合,给中非合作扩展更大发展空间。未来,中非合作的互补性会更突出、共同弥补发展短板的能力会更强、以发展应对各领域挑战的共识会更多。新形势下,中非应抓住新一轮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推动产业技术合作,创新发展方式,提升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及产业分工中的地位,造福中非人民。(人民日报海外版)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青海新闻热线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拓展阅读
  • 非洲大陆自贸区建设前景广阔(环球热点)本报记者 李嘉宝在日前闭幕的非洲联盟(非盟)第36届首脑会议上,“自由贸易区”成为与会各方热议的内容。本届会议以“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协定年:加快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的实施”为主题,彰显了非洲大陆推动经济一体[全文]
    2023-03-05 02:00
  • 新华社马尼拉2月26日电 专访:RCEP为菲律宾带来合作共赢新机遇——访菲律宾总统对华贸易、投资和旅游特使许智钧新华社记者闫洁 杨云起菲律宾总统对华贸易、投资和旅游特使许智钧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全文]
    2023-02-27 02:00
  • 当地时间2月22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发布的1月31日至2月1日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或将继续上调联邦基金利率以抗击通胀,多数官员支持放缓加息步伐。面对依旧维持在高位的通胀形势以及不断推升的加息预期,美国房地产市场受到重创。美联储或将[全文]
    2023-02-25 02:00
  • 近期,随着北欧各国相关经济数据陆续发布,不少北欧的消费者开始意识到平日里生活成本的增加不是错觉,通货膨胀的压力逐渐传导,最终在人们每天消费的食品价格上直接体现出来了。价格普涨 消费“降级”近一段时间以来,不少芬兰居民在购物时都越来越感受到压[全文]
    2023-02-11 02:00
  • 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1月3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其报告中将英国2023年GDP预期从增长0.3%下调至收缩0.6%。英国成为该报告中唯一预期收缩的七国集团(G7)经济体。IMF做出此番预测的主要原因包括公共部门罢工讨薪和通货膨胀[全文]
    2023-02-03 02:00
  • 联合国25日发布《2023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预测,2023年世界经济增长将从2022年的约3%降至1.9%。报告同时预测,中国经济将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报告预测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将会加速。随着中国政府优化防疫政策、采取利好经济措施[全文]
    2023-01-28 02:00
阿里云服务器
腾讯云秒杀
Copyright 2003-2023 by 青海新闻热线 qh.csrib.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