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2024年度北京市十大政府法治典型事例发布

12月12日,北京市政府法治研究中心发布2024年度北京市十大政府法治典型事例。

十大典型事例分别为:首家一站式劳动争议调解中心成立;明确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行为边界;打造一流国际商事纠纷解决优选地;试点综合监管“无事不扰”白名单;外籍人员可全程网办企业设立登记;年内基本解决老年人和外籍来京人员支付难题;发布2023年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白皮书;推动《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立法;京津冀15个社保公共服务“同事同标”;出台《关于加强“老老人”服务保障的若干措施》。体现出北京市今年工作聚焦以首善标准增进民生福祉、持续推进营商环境协同优化、健全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等。

据了解,活动评选范围为2024年1月至12月期间,在北京发生且具有较强社会影响力,对北京法治政府建设有显著积极作用的代表性法治事例。北京市政府法治研究中心围绕“政府法治”,在梳理分析基础上,初步确定了60余个事例,在多轮归纳、对比、整理、研讨的基础上,从中选出具有标志性的20个事例,并撰写入选理由,再经社会投票、专家评定、综合评定等环节,最终选出十大典型事例。

北京市政府法治研究中心创建于2011年,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关注和跟踪北京市政府法治建设进程开展研究,已连续十余年开展“北京市政府法治典型事例”评选工作,旨在充分挖掘北京具有示范性、创新性和时代意义的政府法治事例。

2024年度北京市十大政府法治典型事例(排名不分先后):

·首家一站式劳动争议调解中心成立

3月5日,北京市首家仲裁院一站式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揭牌成立。该调解中心设在昌平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调解员队伍由来自工会、企联、司法等多部门选派的38名工作人员组成,构建了集政策咨询、争议调解、法律援助、审查确认、联动处置于一体的工作模式,形成了多部门联动、多元调解、相互衔接的“大调解”格局,将有效提升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效率。

一站式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与其他基层调解中心相比,实现了“调、立、裁、结”的无缝衔接,可以一窗受理、联动办公、快速解决,破解了群众反映诉求多头跑、重复跑的问题,显著减轻劳资双方的诉累成本。

·明确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行为边界

1月,北京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印发《北京市历史建筑规划管理工作规程(试行)》(以下简称《规程》)。作为《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的配套政策,《规程》将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措施分为“日常保养”“维护修缮”“原址复建”“迁移”“拆除”等五种类型,界定各类保护行为边界,避免因界线模糊而造成“建设性破坏”,同时细化规划管理审批流程,打通北京市历史建筑规划管理的“最后一公里”。

·打造一流国际商事纠纷解决优选地

服务“两区”建设和高水平对外开放,北京正在积极打造一流的国际商事纠纷解决优选地:高标准建设北京国际商事法庭,打造面向全球的国际商事仲裁中心;积极支持仲裁法律制度创新,吸引全球的当事人和法律从业者选择北京作为仲裁地;大力支持仲裁对外开放,吸引国际知名、公信力强的仲裁机构来京发展,设立业务机构,开展涉外仲裁业务。

·试点综合监管“无事不扰”白名单

北京市场监管部门发布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对经营主体开展“风险+信用”分级分类评估,推行综合监管“无事不扰”白名单试点。其中,针对风险低、信用好的优质经营主体,将制定行业领域白名单。凡是纳入白名单的经营主体,原则上不主动上门开展现场检查。

·外籍人员可全程网办企业设立登记

为进一步便利外资企业在京投资兴业,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积极协调,努力打通外籍自然人身份认证的“最后一公里”。通过与相关政府部门数据共享,在线查询调取信息,在北京企业服务“e窗通”微信小程序实现了持“外国(地区)护照”投资人通过“线上采集面部信息”方式进行身份认证,从而实现全程网办。这一举措大大压缩了企业申请材料准备时长,简化办理流程,进一步便捷了外籍自然人在京投资兴业。需要注意的是,线上办理身份认证业务的外籍自然人需曾经到访过中国。

·年内基本解决老年人和外籍来京人员支付难题

《北京市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工作实施方案》印发,要求在2024年4月底前,实现巡游出租车现金支付无障碍;到2024年6月底前,在全市三星级(含)以上酒店、3A级(含)以上旅游景区增设一批支付服务设施;到2024年12月底前,基本解决老年人、外籍来京人员等群体支付痛点难点问题。

·发布2023年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白皮书

2023年,北京市各级行政复议机关共收到行政复议申请19202件,同比增长28.9%。行政复议年收案数量连续五年突破1万件,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进一步凸显。2023年,北京市各级行政机关共发生一审行政应诉案件10237件。全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2784次。案件主要涉及举报投诉处理、行政强制、行政处罚、行政不作为和政府信息公开等类型。

·推动《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立法

北京市正在推动《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立法工作,力争明年实施。示范区目前已实现600平方公里路侧设施智能化部署,将向更大范围、更广阔的场景扩展。未来示范区将围绕四环路到六环路之间进行规划扩区,规划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

·京津冀15个社保公共服务“同事同标”

京津冀三地联合发布《京津冀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同事同标”事项清单及办事指南(第一批)的通知》,围绕社保高频业务范围,推出了首批共15个社保公共服务“同事同标”事项,其中参保登记类事项2项、社保转移类事项5项、社保查询类事项4项、社保认证类事项3项,及工伤异地就医事项1项。市场主体和从业人员在京津冀三地办理上述社保服务事项时,可实现“同事项名称、同受理标准、同申请材料、同办理时限”。

·出台《关于加强“老老人”服务保障的若干措施》

北京市出台《关于加强“老老人”服务保障的若干措施》,将惠及69.8万名“老老人”和15.7万名80岁以下失能失智老年人。措施分为6大方面共20条,主要包括加强“老老人”需求调查和兜底保障,优化“老老人”服务设施功能布局,扩大“老老人”普惠服务供给,完善“老老人”医疗服务供给,推进“老老人”服务专业化标准化智慧化,强化“老老人”服务改革组织保障等。

新京报记者 行海洋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赵琳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青海新闻热线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拓展阅读
  • 从打造现象级游戏《黑神话:悟空》的游戏科学,到开发扭秧歌机器人的宇树科技,再到火爆出圈的人工智能公司深度求索……去年以来,一家家浙江民营企业厚积薄发、惊艳亮相。民营经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更是浙江经济的鲜明特色[全文]
    2025-05-12 23:03
  • 来源:北京日报北京市人力社保局昨天(6日)发布通知,即日起本市启动第三代社保卡第三批集中换发。本次换发面向东城区、朝阳区、门头沟区、密云区四个区的参保单位,涉及在职职工300余万人。集中换发阶段采取线上申领第三代社保卡集中换发阶段采取线上申[全文]
    2025-05-09 00:00
  • 财联社12月24日讯(编辑 牛占林)美国国务院最新发布消息称,任何美国公民都不应前往白俄罗斯,已经在那里的人,则应紧急离开白俄罗斯。实际上,美国国务院是在12月18日发布的这则公告,到了周一(12月23日)各大媒体才广泛报道,从而引发了人们[全文]
    2024-12-25 02:13
  •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讯 据天津市纪委监委消息:日前,经中共天津市委批准,天津市纪委监委对原天津市财政局(市地方税务局)巡视员陈庆和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经查,陈庆和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无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多次违规收受[全文]
    2024-12-19 02:03
  • 终于,涉案30亿余元的“巨贪”李建平今日被执行死刑。据央视新闻报道,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2024年12月17日上午,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李建平执行了死刑。这一处罚因李建平上诉,迟到了两年。2022年9月7日,内蒙古自治区兴安[全文]
    2024-12-18 02:09
  • 12月12日,北京市政府法治研究中心发布2024年度北京市十大政府法治典型事例。十大典型事例分别为:首家一站式劳动争议调解中心成立;明确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行为边界;打造一流国际商事纠纷解决优选地;试点综合监管“无事不扰”白名单;外籍人员可全程[全文]
    2024-12-14 02:06
阿里云服务器
腾讯云秒杀
Copyright 2003-2025 by 青海新闻热线 qh.csrib.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